截至2024年,中国公开资料中最新型的“红箭”系列反坦克导弹是红箭-20(HJ-20),但该型号尚未完全公开详细信息,仍处于高度保密或测试阶段。以下是目前可确认的最新发展及技术推测:
已列装的最新型号:红箭-12改进型(HJ-12E/HJ-12B)
定位:红箭-12的升级版本,进一步提升射程和智能化水平。
改进方向:
射程:从4公里扩展至6公里(出口型HJ-12E标称数据)。
制导模式:增强红外成像(IIR)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,支持“发射前锁定”(LOAL)功能,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作战。
多用途能力:增加对低空无人机、小型舰艇的打击能力。
出口表现:HJ-12E已出口至中东、北非多国,实战反馈良好。
研发中的下一代:红箭-20(HJ-20)
技术推测(基于公开论文和防务展信息):
制导方式:毫米波雷达+多光谱成像复合制导,实现全天候、全地形目标识别。
射程:可能超过10公里,支持“超视距网络化作战”,与无人机、侦察车协同定位目标。
智能化:AI辅助目标识别与优先级排序,可自动规划攻顶/侧击弹道。
平台适配:兼容单兵发射器、无人机挂载和车载垂直发射系统(类似以色列“长钉-NLOS”)。
技术趋势分析
多平台整合:
新型红箭导弹可能同时适配单兵、无人机、装甲车和舰艇,形成“陆海空一体化反甲网络”。
对抗主动防护系统:
采用高速俯冲+多弹头分导技术,突破坦克“硬杀伤”主动防御(如“战利品”系统)。
成本控制:
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单发成本,适应大规模消耗战需求(如俄乌战场经验)。
国际对比
型号
中国红箭-20(推测)
美国“标枪”F-Model
以色列“长钉-LR6”
射程
10+公里
4.75公里
8公里
制导
毫米波+AI成像
红外成像
光纤+无线数据链
多平台适配
单兵/无人机/车载
单兵/车载
单兵/直升机
抗干扰能力
强(频谱融合)
中等
高
总结
现役最新:红箭-12改进型(HJ-12E/HJ-12B)仍是陆军主力单兵反甲武器。
未来方向:红箭-20或类似型号将推动中国反坦克导弹进入“智能协同作战”时代,与无人机、战场物联网深度整合。
如需更具体信息,需等待中国国防部门的官方披露。